山东较具实力和规模的食品添加剂柠檬酸钙,柠檬酸锌,柠檬酸镁,柠檬酸锶,柠檬酸硼生产厂家【柠檬酸锌技术咨询与业务联系24小时电话13505437059
咨询热线13061050903
山东恒通生物科技
联系我们

山东恒通生物科技

联系人:王经理
手 机:+86 13061050903
电 话:13061050903
地 址:山东滨州市惠民县清河镇工业园

补充柠檬酸钙:直达人体枸橼酸库和钙库

发布时间:2023-11-15人气:55

柠檬酸钙(也叫枸橼酸钙)在人体中的作用主要有:①在体内不断分解和螯合的过程中,调节体内钙离子的平衡;②参与骨重建,充实骨密度,抑制骨钙流失;抑制钙失衡引起的钙化、硬化、老化、纤维化和结石的发生。

人体血液中的钙的构成

游离钙(钙离子)

4.72mg/dl

占血钙47.5%

具有生理功能,是我们生理的重要指标

蛋白结合的钙

4.56mg/dl

占血钙46%

没有生理功能,作为血液中的“流动钙库”存在

柠檬酸钙(枸橼酸钙)

0.17mg/dl

占血钙1.7%

在离子钙与蛋白结合钙互相转换中,起到中间过渡缓冲调解平衡游离钙的作用。它具有可溶而又不解离的性质,在血液中以负价枸橼酸钙形式存在。这一部分也具有重要的生理意义

磷酸钙

0.16mg/dl

占血钙1.6%

在血液中仅存在很短时间极不稳定,只有在骨骼中以羟基磷灰石形式才能稳定存在

碳酸氢钙、酒石酸钙、乳酸钙、硫酸钙、棕榈酸钙等

0.32mg/dl

占血钙3.2%

在血液中短时间的存在,更不稳定。

总计

9.93mg/dl

占血钙100%


钙总量的99%在骨内,只有大约1/3可与细胞外液进行交换。骨钙的组成主要是羧磷灰石结晶,占骨骼重量40%以上,其次是碳酸盐、枸橼酸盐以及少量氯化物和氟化物的形式。血浆钙以3种不同形式存在,并保持动态平衡。约40%与血浆蛋白(主要是白蛋白)结合,称蛋白结合钙,它不能透过毛细血管壁向间质液扩散,但当血钙降低时,它可逐渐释放钙离子,以维持血钙在正常范围;约10%与枸橼酸、磷酸、碳酸、硫酸等阴离子结合,对骨盐的沉积和溶解起一定作用,称络合钙;另约50%为游离的离子钙,是钙的生理活性形式,维持神经肌肉的正常兴奋性,参与肌肉收缩及血液凝固等生理活动。骨钙对维持血钙的浓度极为重要,被称作人体钙元素的“储存库”。当血钙浓度降低时,可迅速动员骨钙补充,此过程即为骨质分解;反之钙则在骨骼“暂存”。

枸橼酸钙是一种螯合物,在体液中的解离过程分为以下两步:

1.Ca(CaCit)2——→Ca2++2CaCit-

2.CaCit-——→→Ca2++Cit3-

其中前一步的解离比较容易,所以在体液中主要存在的枸橼酸形式是CaCit-。后一步的CaCit-很难再进一步电离,但可溶于水溶液,是一种较为稳定的复合物。因此,枸橼酸钙在身体中以下列4种形式存在:

钙的水合正离子形式;

枸橼酸的水合负离子形式;

枸橼酸钙的水合负离子形式;

④枸橼酸钙的沉积物形式。

在枸橼酸代谢过程中每分子枸橼酸根可代谢为3个碳酸氢根,并释放所螯合的离子钙。血中枸橼酸可以影响钙离子的含量,对于维持体液中适当的钙离子量,保证神经传导处于正常水平,以及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膜通透性等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血钙也可以稳定枸橼酸而防止其过分降解。由于钙和枸橼酸的这种特殊关系,某些情况下增加钙动员造成血钙升高时,血中枸橼酸也有一定程度的升高。肠细胞中所含的枸橼酸可以加速对钙的吸收,而肾小管上皮细胞中所含枸橼酸可以加强对原尿中钙的重吸收。给予实验大鼠富钙饮食的情况下,增加饮食中枸橼酸含量可使肠道对钙磷的吸收增加,并有利于骨中钙磷的储存。这对于人体内的钙磷代谢是十分重要的。——《代谢性骨病学,邱明才、戴晨琳主编,2012年,人民卫生出版社

为什么三羧酸中,以枸橼酸同钙及骨代谢的关系最为密切?

第一个原因,主要由于枸橼酸钙所具有的高度溶解性而又有极低的解离度。这样,在钙的离子相与钙的固体沉淀相之间,枸橼酸钙起着一个中间桥梁的作用。磷灰石的钙盐溶解时,首先同枸橼酸结合成可溶性复合物而骨形成时钙离子也是首先在骨结晶表面形成枸橼酸钙复合物。这样,在游离钙同钙之间的转换中,都离不开可溶而又不解离的枸橼酸钙这一种重要的过渡状态

第二个原因,是在全身组织代谢中,枸橼酸是重要的中间代谢物,它可以周转于骨和非骨组织之间。

第三是骨中存在着有关枸橼酸转化的强大的酶系统。

第四是在骨细胞外的基质中存在着丰富的枸橼酸

第五,随着骨的溶解,可以伴有其环境中枸橼酸的大量增加,直接影响血中枸橼酸的升高。由于以上原因,骨盐代谢同枸橼酸代谢有着密切的联系。

骨骼必须是不溶于水的物质。生物在进化过程中一方面利用了钙的磷酸盐和碳酸盐沉淀不溶于水的性质。另一方面是在生长过程中骨骼不断更新,需要不断地这种重建不可能像雕塑一样,用机械的方法去除一部分或添加一部分。生物体采用了化学的方法,“溶解”一部分,再“沉积”一部分,即骨盐溶解/沉积,或骨骼除了支撑和保护作用以外,还有一项重要的功能就是作为钙库,这就需要经常在骨骼中“支取”或者“储存”钙离子。骨重建必须要经过进出两个过程,溶解和支取是一个相同的过程,沉积和储存是另一个相同的过程。

这两个过程都是依靠血液循环系统来完成的。支取过程是骨中钙离子进入血液,存入过程是血液钙离子进入骨中。两个过程同时发生在同一系统中,生物在进化过程中采用枸橼酸作为钙的配体形成枸橼酸钙作为中间桥梁。钙离子存入骨骼时是以枸橼酸钙的沉积物形式存在,支取时是枸橼酸钙水合负离子形式存在,肾脏负责把枸橼酸钙分解成钙离子和枸橼酸。正是因为这样,枸橼酸钙既成了我们血液的组成部分,占血钙的1.7%又成了骨骼的组成部分,占骨盐的2%枸橼酸钙在人体中的作用主要有:在体内不断分解和螯合的过程中,调节体内钙离子的平衡;参与骨重建,充实骨密度,抑制骨钙流失;抑制钙失衡引起的钙化、硬化、老化、纤维化和结石的发生。

柠檬酸,又称枸橼酸(在医学、药学中一般这么叫),呈酸味(中药五味之一,有收敛、固涩的功能。)。柠檬酸的发现始于8世纪伊朗炼金术士贾比尔。到了1784年,瑞典化学家舍勒首次从柠檬中分离出枸橼酸。

柠檬酸在自然界中分布很广,存在于植物如柠檬、柑橘、菠萝等果实和动物的骨骼、肌肉、血液中。各种食物,包括水果、蔬菜、谷物及肉类,都含有枸橼酸。尤其是柑橘属的水果中,特别是柠檬和青柠含有大量柠檬酸。蔓越橘、蓝莓、草莓、葡萄、猕猴桃、樱桃等和山楂、乌梅、沙棘、酸枣、酸枣仁、覆盆子等药食同源食品也含有丰富的柠檬酸。此外,枸橼酸还是食品添加剂中的一种酸度调节剂。

柠檬酸在养殖业中是一种酸化剂和调节剂,具有天然无毒副作用、无残留、无抗药性等优点,具有代替抗生素和激素的潜质,具有提高生产性能、增强机体新陈代谢、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平衡肠道菌群,减少腹泻,提高血钙的含量等功能。

人体内枸橼酸来自外源性的饮食摄入和三羧酸循环中的自身合成。

最早Scheele(1784)从柠檬中首次提取出枸橼酸结晶。Grimaux(1881)等成功地人工合成了枸橼酸。Henkel(1888)证实了牛奶中含有枸橼酸。Nordmann(1910)等从给予枸橼酸的动物尿中查出枸橼酸。Franzen(1923)发现至少有137种植物含有枸橼酸。Benni(1930)等从正常人血液中检测出枸橼酸。到本世纪四十年代,广泛开展了对, 人体中各部分组织、体液和器官的, 枸橼酸含量测定及其在临床疾病中变化的研究,为临床上多种疾病,特别是代谢性骨病总结出枸橼酸代谢变化的规律。

枸橼酸广泛存在于人体各种组织、器官中。人体每天可由食物中摄取30-40g枸橼酸,每克枸橼酸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可放出能量2.74卡。一方面,枸橼酸是人体代谢的重要中间产物之一,通过三羧酸循环把三大物质的代谢联系起来:另一方面,由于它的特殊化学性质,枸橼酸可与血液中的枸橼酸与钙相结合而存在。枸橼酸可与体液中的钙离子结合成一种解离度极小但易溶解于水的螯合物(枸橼酸钙),因此枸橼酸在人体内钙的存在方式上及钙的代谢途径上起着重要的作用。这对于维持人体神经系统的正常兴奋性及全身细胞的膜通透性,以及在整个骨骼系统的代谢方面等,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人体骨骼系统是最大的枸橼酸的“储存库”。甲状旁腺激素同血、尿枸橼酸水平有很密切的联系,很多学者从不同的生理、病理角度进行了实验和观察,肯定了二者的关系。其后,有陆续发现在维生素D和其它激素中,绝大多数都对枸橼酸代谢有很显著的影响。与此同时,对肝脏、肾脏等器官在枸橼酸代谢的作用也进行了研究。一些学者还专门研究了其它体液中枸橼酸的含量,例如脑脊液、胸水、腹水乃至羊水、精液中枸橼酸的含量及其在病理下的变化,积累了很多关于枸橼酸代谢的临床资料。

随着近年来同位素技术在枸橼酸测定上的应用,开展了对于特定器官,特别是骨组织中的枸橼酸代谢的研究。枸橼酸代谢已成为骨代谢及代谢性骨病研究中最活跃的前沿阵地之一。人们发现枸橼酸在参与骨的基本结构羧磷灰石的构成中,特别是在骨的钙盐的沉积与吸溶的“再塑”过程中,都起到一个过渡性的“桥梁”作用。这一观点构成了研究骨代谢和代谢性骨病中枸橼酸代谢的关键。

代谢性骨病学》,朱宪彝主编,1989年,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

 

有机酸对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促进消化。食物中的各种有机酸,如水果中的苹果酸、柠檬酸等可刺激人体消化腺分泌,利于食物的消化,增进食欲。同时有机酸能保护维生素C的稳定性,从而有利于维生素C各项生理功能的发挥。

(2)止血作用。有机酸中的柠檬酸具有收缩、增固毛细血管,并降低其通透性的功能。同时柠檬酸还能提高血小板数量,增强凝血功能,从而缩短凝血时间和止血时间,具有一定的止血作用。

(3)保护人体血管内皮细胞。有机酸中的柠檬酸、苹果酸、绿原酸等对氧化低密度脂蛋白诱导的内皮细胞损伤具有预防性保护作用。

(4)消炎、抗病毒和抗癌等功能。

柑橘果品营养学》,周志钦著,2012年,科学出版社

 

水果中的有机酸如果酸、枸橼酸、苹果酸、酒石酸等含量比蔬菜丰富,能刺激人体消化腺分泌,增进食欲,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同时有机酸对维生素C的稳定性有保护作用。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国营养学会编著,2016年,人民卫生出版社

 

柠檬当中含有大量的柠檬酸,搭配矿物质等人体吸收率较低的营养素摄取时,柠檬酸能将营养素转变成容易被人体吸收的形态,这就是“螯合作用”。

图解远离疾病的营养学》,[日]白鸟早奈英主编,林燕燕译,李宁审定,2018年,化学工业出版社

 

枸橼酸:柠檬吃起来是酸的正是因为含有枸橼酸。它具有使血液通畅的作用,并能够缓解浮肿和手脚冰凉等症状。同时能提高免疫力、消除运动后的疲劳。此外柠檬酸所具有的螯合作用能够帮助人体更好地吸收钙和铁等元素,因而近来备受关注。

柠檬的力量:有柠檬的日子生活变得多姿多彩》,[日]柠檬的力量研究所,2010年,中国画报出版社

 

酸甜——这主要是针对摄取成熟的果实,是糖类和有机酸摄入的主要动力。其中包括大量多种维生素。需要指出的是,人类童年骨骼发育期特别喜欢酸果食物,孕妇胎儿发育期特别喜欢酸果食物,这是为了增加钙质摄入的一种重要欲望。这种内在饮食规律被现代社会忽视被误解了。

酸甜——生产食物的酸甜与自然界果实酸甜产生效果的差异在于维生素含量及有机酸含量不同。天然食物含维生素种类之多及对生理功能重要性被大大低估了,所以,当维生素的重要作用被发现时,促生了《营养学》这门学科的发展,很快把维生素专门列为一大类营养素。然而,我们对天然食物内在成分的合理性认识不足,至今对有机酸的重要生理功能有遗漏。更重要的是,至今仍不认识喜酸果是增加钙质摄入的强烈信号(有时这种欲望相当强烈,甚至会发生异食现象)。能够正确理解喜酸强烈现象将是破解心脑血管疾病的一把钥匙。这也是理解“山里红”果实有软化血管功能机理的关键所在。

反思西方医学》,邹纪平著,2010年,北京艺术与科学电子出版社

 

人体中必须有充足的枸橼酸来源,对血液中的钙离子才会有充分的缓冲能力,才会保持钙离子精确地恒定。

饮食中长期缺乏枸橼酸,不仅影响钙的吸收,还会造成骨钙和体内柠檬酸的流失

人体的枸橼酸有两个来源:一个是饮食直接提供,为外源性;另一个是机体运动产生的,称内源性。现代人生活习惯使蔬菜水果类食物摄入比例降低,使机体运动量远远不足,因此造成枸橼酸十分缺乏,继而又导致枸橼酸从体内大量流失。

枸橼酸缺失的严重后果是,使血液中钙离子浓度持续偏高,随之而来的是细胞亢进,生理功能降低,易产生钙沉积和纤维化。

由于血液中钙离子浓度持续偏高,因此,通过排尿会造成钙和枸橼酸的流失,反过来又需要从骨骼不断地溶骨进行补充,长久下去就会降低骨量,罹患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枸橼酸缺失综合征》,邹纪平、钟琼莎、王耀光,《第八届全国骨质疏松年会暨第五届全国钙剂年会会议文集》2002年

 

枸橼酸广泛存在于人体各部分组织和体液中。含量见下表:

人体组织和体液中枸橼酸的含量(mg/dl)

全血

1.5

汗液

0.1-0.2

血浆

2.5

泪液

0.5-0.7

红细胞

1

乳腺

300

乳汁

50-120

甲状腺

75

尿液

10-75

肾脏

2

精液

200-400

肝、肌

0.5

脑脊液

2.5-5

骨骼

750

1.血液:枸橼酸与钙离子结合成为难以解离的螯合物枸橼酸钙,因而降低了血中钙离子浓度,达到抗凝作用。将枸橼酸加入血液,枸橼酸可迅速螯合血液中的离子钙,致使血液中游离钙离子浓度降低。而血清离子钙在机体凝血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参与了凝血反应过程的全过程,枸橼酸降低血清钙离子浓度可阻断血液凝固的过程。但这种作用是可逆的,只要再加入足量的钙离子,凝血功能则能立即恢复正常。

2.尿液尿中的枸橼酸对尿钙的顺利排出极为重要,它是保证钙作为可溶性物质排出体外的重要因素。无论何种原因造成的尿中枸橼酸含量长时期相对低于尿钙引起泌尿系结石的发生率明显增高枸橼酸是石抑制因子之一通过螯合钙,保持大部分钙呈可溶性枸橼酸钙,直接抑制钙的结晶和沉淀。

3.脑脊液脑脊液中枸橼酸的正常水平对维持正常的钙离子含量,保证神经系统的正常兴奋性,是十分重要的实验证明,脑脊液中枸橼酸的水平同蛋白质的存在有正相关关系。在某些颅脑疾病中,脑脊液的枸橼酸水平发生了显著改变。

4.精液精液中枸橼酸的含量很高,来自前列腺合成和分泌。枸橼酸与精子的活动、精液的凝固和液化、透明质酸酶的活性及精液中虽含高钙而不发生沉淀密切相关。

5.肝脏枸橼酸循环在糖异生、转氨基、脱氨基及脂类合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肝脏是能进行上述所有代谢的唯一组织。当患急性肝炎或肝硬化时,大量肝细胞被损伤或被结缔组织取代,血和尿中枸橼酸大幅度升高。

6.肾脏肾脏是人体重要的清除循环中枸橼酸的场所。当枸橼酸从肾小球滤出后,大部分被肾小管重吸收。肾脏一方面通过尿液排泄一部分枸橼酸,另一方面,肾实质还有较强降解循环中枸橼酸的能力。这对于维持血液中枸橼酸处于正常范围十分重要。复合的枸橼酸钙可以在肾脏中分解、氧化,并释放所螯合的离子钙。

7.骨:骨中枸橼酸含量极高。新鲜湿骨中枸橼酸可达全身骨骼重量的1%以上。同机体中钙的分布相类似,骨组织也是机体全身组织中最大的枸橼酸储存库,这也反映了枸橼酸同钙代谢密切相关。正常人全身的枸橼酸总量中70%-90%存在于骨及附属组织。干骨中枸橼酸约占1.6%。如果将骨置于培养液中,随着骨盐的吸收溶解培养液中的钙磷及枸橼酸的含量都增加,其中枸橼酸增高可达8-19倍。在体外当枸橼酸溶液中含有一定百分比的钙磷比时,可有类似于骨化学成分的复合物沉淀出来。

此外,其他组织如甲状腺、脑、肌肉、皮肤、毛发、羊水、汗、泪及眼房液中都含有一定量的枸橼酸。

钙与人体健康

钙在机体内起着重要的作用。在骨骼和牙齿中,钙是其主要组成部分,促进其生长发育,维持其形态与硬度。在体液和软组织中,钙离子参与了肌肉的收缩、纤毛运动、阿米巴运动、白细胞对细胞的吞噬作用、细胞分裂、受精和激素分泌等各种生命过程,所以说钙是参与机体代谢必不可少的物质,从生命的开始(精子卵子的结合)钙离子已经参与进去。

骨组织是由无机盐、有机质和水组成的。其中无机盐占45%,水占20%,有机质占35%。骨无机盐不仅可以发挥增强骨的机械力的作用,同时具有维持机体所有组织的化学平衡作用。骨无机盐可分为结晶体和非结晶体两种类型:①结晶体主要为羧磷灰石结晶。来自从胃肠吸收的钙与磷,并且进入到血液循环,而后到达骨形成了羧磷灰石结晶。大量的羧磷灰石结晶,为骨组织与细胞外液Ca2+的交换提供广大的面积,同时也为骨本身无数的骨小梁和Haversian骨板提供了极大的物质交换面积。为了使骨钙的动力平衡得到支持,骨吸收和骨形成的钙量处于平衡状态(每日每体重4mg),每日更换的钙量为500mg。②无机盐的非结晶体主要是枸橼酸盐(枸橼酸盐),还包括一些金属离子。骨组织的枸橼酸盐占总量的70%左右,它主要在羧磷灰石结晶的表面,与Ca2+结合在一起,在糖类脂肪蛋白质的代谢和氧化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骨代谢实验诊断》,张萌萌主编,刘忠厚主审,2020年,人民卫生出版社

 

钙是什么:钙是矿物质大家庭中的一员。如果按照在人体内的含量算,钙堪称矿物质中的“老大”,如果将人体中所含各种有机和无机元素做个大排行,钙是位于碳、氢、氧、氮之后的第五大元素。

人体离不开钙:科学家曾说过“生命中的一切活动都不能缺少钙”。的确,钙在人体内参与了几乎所有的生命活动。心脏的跳动、肌肉的收缩、激素的分泌甚至大脑的活动、耳朵的听力需要钙的帮助才能实现。

骨骼和牙齿:如果说人体是一座功能齐备的大厦,钙首先充当的角色是砖瓦,人体所含钙质的99%构成了人体的骨骼和牙齿。一个小孩子在出生时体内含钙只有20-30g,随着他逐渐长大成人,骨钙也在逐渐积累,平均每天增加130-160mg。成年后体内大约含有1000-1200g的骨钙质,占身体总重量的2%。在人体的骨骼中钙和磷一起形成羧磷灰石,再参与构成骨骼和牙齿。由此可知,构成骨骼和牙齿是钙一项很重要的任务。如果人体缺乏钙质就会出现骨骼代谢障碍。如果在儿童期缺钙就表现为佝偻病;在成人则容易出现骨软化症以及骨质疏松症。在骨骼中钙还形成了巨大的“蓄钙库”,可以随时调节身体各部位的钙,一旦哪里缺乏就迅速补充供给,哪里多了也会流入总库,保证了整个身体的钙平衡。

钙在骨外的生理作用:人体还有1%的钙分布于血液和软组织中。其量虽少,却能够发挥巨大的生理作用,比如前面提到的参与肌肉收缩、激素分泌、维持心脏跳动等等。由于钙在人体内有这么重要的作用,一旦缺乏就会有大麻烦。

钙在神经系统中能够稳定神经细胞的生物膜,并使神经细胞保持正常功能。人体内各种神经冲动的传导以及心脏的搏动都少不了钙的参与。钙作为调节细胞功能的“邮差”,能够通过自身浓度的改变将细胞运动、分泌、代谢的各项信息传递给各个组织,从而使激素能够分泌,体温能够进行冷热调节等等。作为第二信使,能调节神经递质的释放和神经元的兴奋性。在大脑发育中,钙影响着脑细胞的大小和数量,并使机体保持一定的弱碱性状态,大脑不容易发生疲劳。

钙在心血管系统中负责调控心肌的收缩和舒张运动。当体内血钙偏离正常值时,不论高低都会对心血管疾病产生不利的影响。低血钙时容易表现为低血压、心动过速和心律失常;高血钙时则表现为心肌收缩力过高,甚至发生收缩期心脏骤停,

钙在胃肠道消化系统中负责维持正常的胃肠自主神经功能、平滑肌功能以及维持消化液分泌功能。一些消化道分泌的胃肠激素,如胃泌素、胰高血糖素等的释放和生理功能也都必须有钙来参与。

钙在凝血系统中负责凝血过程中三个阶段的每一个过程。如果缺少了钙,凝血过程受阻,就会出现出血不止或者凝血过度、血液粘稠度增高等情况,对健康产生不利影响。

在细胞内,钙作为神经兴奋和肌肉收缩之间的耦联介质,始终控制着肌肉收缩起动和舒张终止的全过程。肌肉的收缩强度与钙在人体内的浓度在一定范围内密切相关。当体内严重缺钙时,肌肉失去了钙离子的调节,只会收缩而不舒张,就会表现为抽搐(俗称抽筋)。

钙还能够维持血液的酸碱度和电解质平衡。当血液中酸度过高时,血中的离子钙水平就升高,以中和多余的酸性成分,使血液的pH值总是维持在7.4左右,因此临床医师经常给酸中毒的患者补充钙剂。

钙在维持正常细胞膜的完整性和通透性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体内缺钙时还容易加重各种变态反应性疾病表现的水肿、荨麻疹等症状。

总之,钙是人体所必不可少的重要成分,对于维持人体的消化、呼吸、循环、内分泌、运动等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人体内钙的分布钙在人体内可谓分布在每一个角落,其中绝大多数(99%)以骨盐的形式存在于骨骼中,仅有1%左右分布于各种软组织中,在细胞外液中的钙只占体内总钙量的0.1%,约有1g,。其中血浆钙总含量为300-500mg,组织间液钙总量为650-700mg。据估算,成人软组织含钙总量约为7g。

人体内钙的水平始终保持在动态平衡的状态,钙的吸收和排泄,骨钙和血钙处于相对的平衡状态。

钙与蛋白质结合后就叫做“蛋白结合钙”。与一些有机酸结合还可形成“可扩散结合钙”,如枸橼酸钙、乳酸钙等,能够透过生物膜进行扩散。剩余的一些游离的钙成为游离钙(也就是离子钙)与上面两种形式的钙处于动态的平衡和交换中。

于康说营养——钙论》,于康主编,2013年,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

 

钙离子是最常见的生物信号载体,它调节着从卵子受精到细胞凋亡的整个细胞生命过程。

认识钙离子的信使功能是一段不寻常的科学史。虽然在19世纪末就被偶然发现,但几十年间几乎无人问津。直到20世纪60年代被重新发现之后,钙信号的关注度和重要性开始以指数形式增长。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钙离子的信号转导功能有很多独特的性质,其中之一是钙离子自己既能充当第一信使也能充当第二信使。钙离子可以在细胞膜外识别典型的七次跨膜域的受体,启动胞内信号级联,有时甚至包括胞内信号本身。钙信号的另一个特别性质是自动调控,这可以发生在转录水平和转录后水平,因为钙离子本身就参与许多与钙转运和钙信号处理有关的蛋白表达和活性的调控。

最重要的是,钙信号是双刃剑:细胞多数重要功能的正常进行需要钙离子,细胞也为此进化出了一系列精妙的方式严密控制钙离子的浓度和动态;但各种程度的细胞损伤,乃至于细胞死亡,总是以细胞钙调控失衡为先。

钙离子是一个多功能的信号载体,调节着多种细胞活动,例如产生生命的受精过程和结束生命的程序性细胞死亡。

钙稳态的严密控制有赖于离子通道、泵和交换体,它们就像闸门一样控制着钙离子的进入和释放。因此,钙信使可以被比作两面神,主宰着有关起始和终止、开启和关闭的过程。正如家庭安全可能被破坏一样,钙稳定失调会导致多种疾病。

钙离子实际上控制所有细胞功能,包括能量代谢、蛋白磷酸化和去磷酸化、肌肉收缩和舒张、胚胎形成和发育、细胞分化和增值、基因表达、分泌、学习和记忆、膜兴奋性、细胞周期进程和细胞凋亡。

钙离子之所以能行使这些功能是由于(1)细胞膜两侧存在一个悬殊且严格控制的钙离子浓度梯度,其中静息细胞的典型胞内钙浓度是100-200nM、胞外和细胞器内的钙浓度在毫摩尔量级;(2)钙离子与钙结合蛋白的高度特异性相互作用可以调节很多细胞功能。

生死攸关的钙离子[瑞士]克雷布斯、[加]迈克拉编著,2008年,科学出版社

 

骨骼是人体内最大的“钙仓库”。

软组织的钙化,不是由于钙太多,而是因为长期缺钙引发了钙的反常性转移即“钙搬家”所致。

在治疗佝偻病时,不但要补充一点的维生素D,更重要的是保证充足的钙摄入。

如果年轻的家长希望孩子们长出满口洁白整齐、质地坚硬的牙齿,就要注意在婴幼儿期就给宝宝们补充足够的钙质。

小儿缺钙对牙齿的发育会有种种危害:出牙延迟、换牙慢;牙釉质发育不全;龋齿;牙本质过敏;牙齿排列不齐;氟斑牙。

孩子个子高,家长应注意为孩子补充足够的钙质,切不可因为长高个就掉以轻心。

钙是峰值骨量的决定性营养素。

维生素D是维持钙平衡的“双刃剑”,应合理利用,达到最大的钙吸收。

如果孕妇长时期缺钙,骨中的钙质丢失过多,就容易造成孕妇骨质疏松、下肢麻木、小腿容易抽筋、牙齿松动、腰酸背痛。此外,缺钙还容易引起情绪改变,甚至发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在产后则身体虚弱、盗汗、乏力。许多妇女在怀孕期间受凉、劳累后容易产生腰痛、肩痛,这种疼痛往往会在产后持续存在,有人会伴随终生,这就是孕期缺钙造成的恶果。孕妇缺钙还会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出生后抵抗力低下,容易发生低钙血症。

孕期发生的一些疾病(软骨病、妊娠高血压综合征)都与缺钙有关。

乳母,请给宝宝和你自己更多的钙质。

绝经期,女性补钙的最后防线。

儿童慎用AD钙奶。

骨质疏松与骨质增生是一对难兄难弟。

预防骨质疏松症越早越好。

青少年,预防骨质疏松症的第一站。

老年人补钙,老而不变矮。

《科学新“钙”念——走出补钙误区》,陈伟编著,2003年,人民卫生出版社

 

钙营养的重要性贯穿于人的一生。普及钙营养的知识,唤起社会对钙营养的重视,,对全民族的健康和人群身体素质的提高具有极为现实的意义。——刘湘云1996年10月

正确的钙营养——强壮体质的保证。

缺钙的严重性一再被提出,但仍然难以引起人们的重视。究其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钙缺乏所致的各种危害发展缓慢,二是机体内存在复杂的钙平衡调节机制,常可暂时性地在一定程度掩盖钙缺乏的症状。因此,只有当钙缺乏到了一定程度,经过一段时间的积累之后,才使钙平衡被彻底打破,钙缺乏所致的危害才爆发出来,造成难以在短期内恢复的严重后果。此时要想重新在体内建立钙平衡,不但要较长的时间,而且常已造成一些不可挽回的危害。

因此,钙缺乏必须早预防。要预防钙缺乏,关键是要开展营养教育,普及营养知识,充分认识钙营养在健康中的地位及对人体终身的重要性。全社会都来重视钙营养,从儿童时期开始以合理的方式摄取足够的钙,预防钙缺乏性疾病的发生。

钙是人体内含量最多的矿物元素。

钙无处不在。

钙组成人体的支架。

人群普遍缺钙。

发达国家也存在钙缺乏。

钙缺乏缓慢发展,不易察觉,逐渐加重而形成疾病。当机体开始出现钙缺乏时,人体不会有特殊的不适或变化。这时与钙代谢有关的器官和组织在钙调激素的调动下积极行动起来,以对机体有利的方式进行代偿,以维持血钙浓度在正常范围内,使与钙有关的代谢过程正常进行。如果钙缺乏的部分在以后的过程中得到合理的补充,则机体回到正常的钙代谢状态;如果钙缺乏的部分仍不能得到补充而继续发展,超出了机体的代偿能力时,才会发生由钙缺乏所致的疾病。从钙缺乏到发生因钙缺乏而致的疾病是十分漫长的过程,可能几年,也可能几十年。间隔时间的长短与很多因素有关,而钙摄入量和吸收的多少至关重要。

骨骼和牙齿是机体内一个巨大的钙存储池。当钙摄入明显不足或尿钙排泄过多使血钙浓度降低时,机体就会通过精准的调节机制使骨钙溶出,以补充血钙,使血钙浓度一直维持在相对恒定的水平,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但是,如果长期钙摄入不足,骨钙长期少量被溶解出去,待骨钙丢失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导致骨骼的病变。在婴幼儿,可见颅骨软化、方颅,以及胸廓畸形,严重时可发生下肢畸形,可见“X”型腿和“O”型腿,小婴儿还因血钙浓度下降而出现喉痉挛、手足抽搐和全身抽搐,不及时抢救尚可危及生命。在成人,可发生骨质疏松、病理性骨质增生和继发各种骨折。在老年人,因缺钙而致内分泌改变以及骨骼大量脱钙,使血液及细胞内钙含量增高。细胞内钙含量增高引起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结石症、老年痴呆症等。

可见,从钙缺乏到发生钙缺乏性疾病的发展过程是缓慢的。不少学者认为,这种骨钙的减少,血钙和细胞内钙含量增加的现象是衰老的特征。衰老的一些临床表现是由于钙元素从骨骼向软组织迁徙的结果。

钙缺乏危害儿童健康。

钙缺乏危害妊娠哺乳妇女的健康。

钙缺乏危害老年人群的健康。

中药中以钙为主的常用药有龙骨、牡蛎、珍珠母、龟板、石膏、阳起石、等药物。

人体钙营养》,毛萌主编,刘湘云序,1997年,人民卫生出版社

 

为什么说“钙是生命之本”?

钙是构成人体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且在维持人体循环、呼吸、神经、内分泌、消化、血液、肌肉、骨骼、泌尿、免疫等各系统正常生理功能中起重要调节作用。维持人体所有细胞的正常生理状态,都要依赖钙的存在。可以说,人体没有任何系统的功能与钙无关,钙代谢平衡对于维持生命和健康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钙对人体的生长发育和新陈代谢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骨骼和牙齿主要是由钙和磷构成的,当体内钙缺乏时,就会出现骨质疏松、骨质增生、骨折、软骨病及出牙迟、换牙晚、牙齿稀疏、鸡胸、身材矮小、“X”型腿、畸形等儿童佝偻病症状。

钙参与神经肌肉的应激过程。在细胞水平上,作为神经和肌肉兴奋-收缩之间的耦联因子,促进神经介质释放和内、外分泌腺分泌激素的调节剂,传导神经冲动,维持心跳节律都必须有钙参与。钙还有镇静作用,当体内钙缺乏时,可引起神经兴奋性增高,导致抽搐(抽筋)、婴幼儿手足抽搐症、喉痉挛;失眠、疲倦、食欲不振、儿童夜惊、夜啼、烦躁、多汗、机体抵抗力下降而导致百病丛生。

钙参与血液的凝固、细胞粘附,体内严重缺钙的人,如遇外伤可致流血不止,甚至引起自发性内出血。

钙对维持细胞膜的完整性和通透性是必需的。钙可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防止渗出,控制炎症与水肿。当体内钙缺乏时,会引起多种过敏性疾病,如哮喘、荨麻疹(俗称风块、鬼风疙瘩)、婴儿湿疹、水肿等。

钙对维持体内酸碱平衡,维持和调节体内许多生化过程是必需的,它能促进体内多种酶的活动,如ATP酶、脂肪酶、淀粉酶、腺苷酸环化酶、乌苷酸环化酶、磷酸二酯酶、酪氨酸羧化酶、色氨酸羧化酶等均受钙离子调节。

钙离子被称为人体的“第二信使”和“第三信使”,当体内钙缺乏时,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不能充分利用,导致营养不良、厌食、便秘、发育迟缓、免疫功能下降。

近年医学研究证明,人体缺钙除了会引起动脉硬化、骨质疏松等疾病外,还能引起细胞分裂亢进,导致恶性肿瘤;引起内分泌功能低下,导致糖尿病、高脂血症、肥胖病;引起免疫功能低下导致多种感染;还会出现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老年性痴呆等。祖国医学认为,上述各种疾病和症状皆归因于肾虚症。因为肾主骨生髓,主命门之火,肾之精气虚衰则腰酸、腿软、牙齿松动、头发枯落、耳鸣耳聋、记忆力衰退、性机能衰弱、水肿、大小便失禁等。现代医学对钙的研究与传统医学补肾理论趋于一致,互相对应。

人体内有没有多余的钙贮存?

骨骼是人体的钙库,但不是仓库,不可能简单地把钙存放在那里。钙在骨骼中要沉淀形成骨结构中的一部分,给骨以形态和硬度,钙进入骨以后形成了骨骼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日常生活中,血钙稳定,酸碱平衡以及肌肉、大脑、组织等处的紧急需求均需要骨钙调节。但是,日后还要有钙补充进骨里。如果长期缺乏钙或者达不到生理钙摄入标准的话,骨骼里的钙会不断地释放出来,看起来像是丢卒保车,实际是挖东墙补西墙。及早知晓钙没有多余贮存这个道理,注意及时补足钙,那么一定会受益匪浅。

血液凝固与钙离子浓度有关吗?

正常人小血管损伤后流血,几分钟将自动止血,称为生理性止血。血管中凝固的凝血块,还可以再溶解,称之为抗凝。正是由于人体凝血、抗凝和纤维蛋白溶解的相互配合,才能保证有效地防止失血,又保持血管内血流通畅。钙在机体凝血和抗凝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血液凝固过程是由一系列凝血因子协同作用而快速进行的。凝血因子被激活后成为凝血酶,如凝血因子Ⅰ纤维蛋白原,Ⅱ凝血酶原,Ⅲ组织凝血活素,Ⅳ钙离子,Ⅴ前加速素原,Ⅶ血清凝血酶原转变加速素,Ⅷ抗血友病因子A,Ⅸ抗血友病因子B,ⅩStiart-Porwer因子,Ⅺ血浆凝血活素前质(PTA),Ⅻ接触因子,Hageman因子,ⅩⅢ纤维蛋白稳定因子及前激肽释放酶(PK)和高分子量激肽原。在一系列凝血因子中,除Ⅳ因子本身是钙离子外,凝血酶原、因子Ⅹ、Ⅸ、Ⅺ、Ⅻ、VIII及前激肽释放酶,都是类似于胰蛋白酶的蛋白酶原,Ⅲ、Va、Ⅷa及高分子量激肽原是重要的辅因子,具有加速以上酶促活性的作用,均以钙离子为激活剂,通过上述因子的级联式酶促放大反应,即逐级活化,最终使纤维蛋白原降解成纤维蛋白,聚合成凝固细丝再由因子Ⅷa发挥转酰胺酶作用,最后形成稳定的纤维蛋白凝胶,完成凝血作用。钙离子在多个凝血环节上起促凝作用。

磷脂与钙离子可以加速一些凝血过程,特别是因子Ⅹ及凝血酶原的活化更为明显。已经证明,磷脂微团的结构及其负电荷有利于结合一些凝血因子,从而形成蛋白酶-辅因子-钙离子-磷脂复合物,如Ⅸa-Ⅷa-钙离子-磷脂复合物可以加速因子Ⅹ的活化,Ⅹa-Va-钙离子-磷脂复合物(称凝血酶原激活物)可以加速凝血酶原的活化,大大增强活化过程的酶促反应。钙离子有助于某些凝血因子结合到磷脂膜表面,起到了桥梁作用,因此能与钙离子结合的枸橼酸盐或是能与钙形成沉淀的草酸盐皆有抗凝作用。

为了防止血液无限止地凝固,纤维蛋白凝块一旦生成,则完成整个抗凝过程,各种活性凝血因子的蛋白酶活性受到抑制,而抗凝血酶活性增高。这些抗凝血酶分别为:a1-抗胰蛋白酶、α2-巨球蛋白、抗凝血酶、蛋白C等。蛋白C是氨基端还有多个γ-羧基谷氨酸残基蛋白酶,钙离子及磷脂可加强其对因子Va或Ⅷa的抑制作用,蛋白Ca(活性蛋白C)在血小板或内皮细胞表面上形成活性蛋白C-蛋白S-钙离子-磷脂复合物,再作用于因子Va或Ⅷa。通过这种抑制作用,在终止血液凝固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无论在凝血和中止凝血的抗凝过程中,钙都起到重要作用。机体缺钙时,凝血过程受限,可出现出血不止或者凝血过度、血液粘度增高等情况,与人体不利。

《补钙知识200问》,高长平主编,钱信忠、李涛、于若木、沈治平、爱新觉罗·溥任题词,王振纲序,1995年,沈阳出版社

 

国人钙摄入现状

全国城乡居民钙摄入量达到推荐摄入量800mg的仅为1.5%

水果达到推荐量的占4%

乳及乳制品达到推荐量的不及1%

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报告之一:2010-2013年膳食与营养素摄入状况》,赵丽云、何宇纳主编,2018年,人民卫生出版社

98.8%的6-17岁儿童钙摄入量低于推荐摄入量1000mg水平

仅有8.6%的6-17岁儿童水果的摄入量达到推荐量的80%以上

仅有4.2%的6-17岁儿童奶及奶制品的摄入量达到推荐量的80%以上

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监测报告之十一:2010-2013年中国6-17岁学龄儿童营养与健康状况》,张倩、胡小琪主编,2018年,人民卫生出版社

补钙刻不容缓

补钙——一场持久战。

钙库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过程,有增加机体免疫力的作用。

钙稳态的维持是机体各种生理功能活动的基础。

防控新冠肺炎膳食读本》,中国营养学会科普与传播部编,2020年,化学工业出版社

“胖孩子”要补钙。常喝碳酸饮料、咖啡等,不喜欢喝奶,纯肉食,纯素食,不喜欢运动,肠胃功能紊乱,生长发育期,低出生体重儿、早产儿更容易缺钙。缺钙会导致生长期骨痛、X型腿或O型腿、过敏、龋齿、牙本质过敏、牙齿排列不齐。

“胖孩子”的减肥指南》,冯艳编著,2020年,电子工业出版社

 

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包括:钙、膳食纤维、水果和蔬菜摄入不足,红肉、加工肉类摄入过多、高钠饮食、含糖饮料过度饮用等。

薄世宁医学通识讲义》,薄世宁著,2019年,中信出版集团

钙作为促进生长发育的标志性矿物质,主要功能有:①沉积于骨骼和牙齿,保障其正常发育;②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维持神经肌肉的兴奋性;③参与肌肉收缩、凝血过程和细胞代谢的调节。。

缺乏钙,身高将无法增长,牙齿将无法钙化,还易引发各种发育障碍性疾病。

协和专家说长高:让孩子多长10厘米》,潘慧著,俞敏洪、于康、林少信赖推荐,2019年,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目前研究结果提示,钙补充(500-1200mg/d)很可能具有增加老年人群骨密度、预防和治疗老年人群骨质疏松的作用;钙补充(1000-1200mg/d)很可能具有增强儿童青少年骨密度的作用;钙补充(500-1200mg/d)很可能具有降低孕产妇发生先兆子痫风险的作用。

营养素与疾病改善——科学证据评价》,中国营养学会营养与保健食品分会编著孙桂菊、杨月欣主编,2019年,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钙是骨骼形成的基础,骨骼中的钙既构成人体的支架,也是体内钙的储存库。增加钙摄入可以纠正钙失衡,抑制骨吸收和降低骨转换。儿童期、青春期和成年早期,足量钙摄入有助于最佳峰值骨量,减少生命后期发生骨质疏松症的危险;绝经期后妇女增加钙摄入能减缓骨钙丢失,抑制因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所致的骨转换高,进而延缓骨密度减低,降低骨质疏松危险。因此饮食方面应该从儿童、青少年时期起合理膳食、增加钙摄入、预防骨质疏松症。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华医学会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分会《骨质疏松症防控指南》,王临虹夏维波林华主编,2017年,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钙缺乏是孕妇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先兆子痫发生重要因素。

钙剂补充可显著降低妊娠高血压、先兆子痫发生风险。

妊娠期钙剂补充可显著提高孕妇积骨密度,有效防治骨质疏松。

妊娠期钙剂补充可显著降低子女高血压的发生风险,授乳期钙剂补充可有效促进新生儿骨骼生长。

钙和维生素D缺乏是儿童生长障碍发育迟缓、身高不足的主要原因,而不是锌、铁、维生素A缺乏与儿童儿童生长发育显著相关。

钙剂补充可有效降低儿童血铅含量。

钙剂补充可显著提高儿童骨矿含量、促进身高增长。

幼儿、儿童、青少年时期钙营养决定终身骨健康。

肥胖患儿应注重钙营养补充。

钙对皮肤病的治疗尤其对变态反应性皮肤病(荨麻疹、湿疹、神经性皮炎、斑秃、脱发)的治疗亦有重要的协同作用。

儿童维生素D和钙缺乏相关疾病》(中华医学会继续医学教育教材),申昆玲、李廷玉主编,2016年,人民卫生出版社

 

钙的主要用途:预防和治疗骨质疏松症和经前期综合征。

钙的其他用途:预防结肠息肉、癌、高血压、高胆固醇血症、多囊卵巢综合症、先兆子痫、注意力集中障碍、偏头痛和牙周病。

维生素矿物质补充剂在疾病防治中的临床应用:专家共识》,中华医学会编著,钟南山序,2009年,人民卫生出版社

 

一天到底需要多少钙呢?

体重在正常范围内的个体需要量(RNI)

4-6岁、18-49岁的推荐摄入量是800mg,7-10岁、14-17岁、50岁以上的推荐摄入量是1000mg,11-13岁的推荐摄入量是1200mg,孕妇、乳母增加200mg,可耐受的最高摄入量(UL)都是2000mg

中国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2013版)》,中国营养学会编著,2014年,科学出版社

 

研究结果显示,通过膳食摄入钙达到1350mg/d是安全的,但总钙摄入超过2000mg/d有增加肾结石和心血管疾病(CVDs)的多重风险。虽然奶碱综合征是钙过量更严重的反应,但所需摄入钙量通常高于3000mg/d,高于引起肾结石及CVDs的作用剂量。(其实这些副作用的产生是体内缺乏柠檬酸,导致柠檬酸与钙离子的失衡造成的)

对个别身高、体重超过此参考范围较多的个体

可能需要按千克体重的需要量调整其RNI。


钙营养状况评价的方法很多,包括膳食调查、钙平衡试验、血尿钙及其代谢产物含量及骨密度和骨盐含量测定等,但至今尚没有任何特异、敏感和稳定的评价方法。

石器时代的祖先们

每日摄入2000-3000mg

营养抗衰老》,谢良民、陈馨著,2000年,上海科学文献技术出版社

 

钙——抗衰老必须的营养素。石器时代的祖先们每日摄入大量的钙,而你却没有。这就是你在老了以后骨骼变脆、容易骨折、内分泌功能紊乱及细胞生长调节失灵的原因。简单地说,这是你衰老的另一个原因,钙不仅仅对骨骼有影响,,而且体内所有的细胞均需要钙才能发挥其正常的功能。进化和遗传决定了我们的机体需要大量的钙。我们石器时代的祖先们每日摄入2000-3000mg的钙,主要从野生植物中获得。

实现钙平衡

成人日钙摄入3000mg

从动物摄钙规律看人日钙3000mg的合理性》,王驰荣(贵阳中生健康研究所),《中国营养学会老年营养分会第七次全国营养学术交流会“营养与成功老龄化”暨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神经系统疾病医学营养治疗”资料汇编 2010》

 

学者米昭曾提出,成人日钙摄入3000mg才能实现钙平衡。通过与动物摄钙规律性进行比较,发现日钙摄入3000mg是合理和安全的。

治疗钙的缺乏症

每天需服用3.6g

营养圣经(最新修订版),[英]帕特里克·霍尔福德著,范志红等译,2018年,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正常情况下,钙对健康几乎没有产生毒性的危险,这是因为身体会排出体内过多的钙。某些民族的人每天单从饮食中摄取的钙就超过

2g。钙摄入过量造成的问题还可能是其他原因导致的,如维生素D摄入过量或者甲状旁腺和肾脏功能紊乱。

钙的最低毒副反应水平

4000-5000mg

维生素矿物质补充剂在疾病防治中的临床应用:专家共识》,中华医学会编著,钟南山序,2009年,人民卫生出版社

 


 

维生素和矿物质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素。随着时代的进步、人民生活的改善,以及自我保健意识的增强为了弥补一日三餐摄入维生素、矿物质的不足或预防某些疾病,服用维生素矿物质补充剂越来越普遍。

常见的维生素矿物质补充剂为口服的片剂、咀嚼片、胶囊或软胶囊。无论是作为营养素补充剂,还是作为保健食品,或是非处方药,维生素矿物质补充剂已在国内外广泛应用。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我国临床医生和一般公众都把维生素和矿物质当做药物,因为这些产品都是药厂生产的,属于药“准”字,人们也习惯于找医生开点儿维生素和(或)矿物质,或到药房去购买相关产品。然而,目前的营养科学进展表明,维生素和矿物质不仅仅是在明显缺乏时才补充,也不只是仅仅在出现临床适应证时才补充,而更多的日常使用是为了改善营养状况、增强体质和预防慢性疾病,如冠心病、骨质疏松症等,以及延缓老龄化。这是由于一些新的营养科学研究成果发现了维生素和(或)矿物质的一些新的功能,如叶酸能预防先天性出生缺陷等。因此,目前对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使用,一方面是传统的用途,即预防和纠正营养素缺乏;另一方面则是新的保健和防病用途。无论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或是消费者自我选用,都需要掌握有关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最新知识。——中华医学会会长 钟南山 2009年6月1日

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

根据碳酸钙、柠檬酸钙、乳酸钙等形式不同,口服元素钙1-1.2g

预防绝经后妇女骨质疏松症

绝经前妇女骨钙流失

40岁以上绝经前妇女口服钙剂1g

防止骨钙流失

胎儿骨密度

低钙膳食的孕妇从怀孕20-22周开始补钙300-1300mg/d

增加胎儿骨密度

月经前期综合征

每天补钙1-1.2g

缓解月经前期综合征的症状

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每日补钙1200mg同时补充维生素D800IU

治疗老年妇女的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

类皮质甾酮治疗者

长期类皮质甾酮治疗患者每日补钙1g

预防骨质流失

直结肠癌

每日补充钙1200-1600mg

预防直结肠癌和复发性直结肠腺瘤

其他癌症

每日补充钙1400-1500mg联合维生素D1100IU

预防其他癌症的发生

高血压

每日补钙1-1.2g

防治高血压

先兆子痫

每日补充碳酸钙1-1.2g

预防先兆子痫

孕期小腿痉挛

每日补钙

治疗孕期小腿痉挛

高胆固醇血症

每日补充钙200mg或联合补充维生素D400IU的同时采用低热低脂饮食

控制高胆固醇血症

超重和肥胖

成人钙摄入量每增加300mg,体重将减少2.5-3kg

国内人群钙摄入量普遍偏低。

细胞内钙离子能刺激脂肪合成,抑制脂肪分解,在脂肪细胞代谢中的作用十分关键。钙摄入量低及血钙浓度低,引起甲状旁腺激素分泌增加,细胞内钙离子积聚,体脂增加;高钙摄入则可以反馈抑制甲状旁腺激素分泌,预防肥胖发生。

钙:血清钙浓度与BMI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人群钙摄入量与肥胖率成负相关关系。

炎症性肠病

推荐炎症性肠病患者调节生活方式,每日补充维生素D400-800IU和钙1000-1500mg和其他骨质疏松症药物治疗

厌食所致钙摄入量减少、脂肪泻、肠道黏膜吸收面积减少、维生素D缺乏,以及糖皮质激素药物使用等均是造成钙摄入不足和吸收不良。

阿尔茨海默病

钙离子在神经元膜的兴奋性及基因表达的进程中发挥各种功能,参与神经细胞的发育、分化、损伤、修复好死亡的过程;钙稳态失调是加速AD病理变化的关键因素。

骨质疏松症和骨质疏松性骨折(骨质疏松科和骨科)

钙摄入量低可使血钙有所降低,继发甲状旁腺激素分泌增加,血PTH升高,骨吸收增强,骨钙被动员进入血液以保持血钙水平支撑。若长期存在钙摄入严重不足,则骨钙不断流失,导致骨量减少,骨密度下降,引起骨质疏松;补钙可以使细胞外钙离子浓度增高,抑制破骨细胞功能,使破骨细胞收缩并加速其凋亡,使骨吸收明显下降。已证实人的成骨细胞膜上有钙感受器,细胞外液钙离子浓度增加时,也能促进成骨细胞的增值能力,从而使骨钙流失减少,维持正常骨密度。

年龄相关性白内障(眼科)

低钙会破坏晶状体细胞膜的完整性,可能与激活晶状体肽酶水解损伤蛋白,使Na+-K+-ATP酶活性升高和调节细胞间连接等有关。

癌症(肿瘤科)

钙与胆汁酸在肠内结合,抑制胆汁酸对肠粘膜的损伤和由胆汁酸引起的增生和致癌作用。

高钙摄入可降低结直肠癌复发相对危险。

补充钙剂可能降低前列腺癌发生危险。

改善钙和维生素D营养状况可显著降低绝经后女性各种癌症的发病率。

儿童营养(儿科)

钙是骨骼和牙齿的主要成分,在维持肌肉兴奋、酶的激活中起重要作用。儿童缺钙可导致儿童佝偻病、生长停滞、骨软化症、骨折等。

研究证实,机体钙磷代谢失衡与免疫功能相互影响,两者间存在非常明显的制约关系。

钙不足时往往发生异常性兴奋,即使很小的刺激也会使人发生精神激动;钙充足时,即使遇到较强的精神刺激也能很好应对,说明注意力不集中与钙缺乏有关。

 

孕期营养(妇产科)

妊娠期钙需要量的增加主要用于胎儿骨骼的矿化。维持孕妇正常的血钙浓度对维持细胞功能,蛋白激素的合成、分泌、代谢以及细胞内外酶的释放与激活等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细胞内的钙则在引发和维持平滑肌细胞阻力和血管阻力中起重要作用,其代谢异常与妊娠高血压密切相关。孕期约有25-30g的钙经过母体传递给胎儿,孕初期胎儿每天需增加7mg钙,中期每日增加110mg,而钙的大量增加主要集中在孕末期,大约每天350mg。

 



你觉得这篇文章怎么样?

0 0
标签:全部
13061050903
警告:本网站所有内容、图片均受知识产权保护,严禁抄袭盗用,敬请广大客户认准山东恒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柠檬酸钙,柠檬酸锌,柠檬酸镁,柠檬酸硼产品,谨防上当受骗
中国互联网诚    信示范企业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中国互联网协会